你不懂的內臟脂肪

你不懂的內臟脂肪

講到脂肪,大多數人都認為它是個壞東西;就像講到猪,大家都覺得他是笨。這當然有點刻板印象,本來在我們身體是需要的脂肪,為何現在大家聽到它都想逃之夭夭呢?不妨先從好好認識它開始。

身體中適量的脂肪能維繫人體正常運作,例如維持體溫、幫助吸收脂溶性維生素和保護內臟器官等。人體的脂肪可分成3種,包括皮下脂肪、內臟脂肪和異位脂肪。

1.皮下脂肪:指的是皮膚下面的脂肪,不只能儲存脂肪,還能保護來自外界的寒冷或衝擊。大多囤積在下半身,一般來說女性較容易有皮下脂肪過多的問題,常常形成「洋梨形身材」。

2.內臟脂肪:附著在腹部、胃腸周圍的腸系膜上的脂肪組織,可以支撐、固定和保護內臟。我們常講的大肚腩就是內臟型肥胖。另外有些人四肢纖細,但腰圍略粗,這些人就算體重BMI測出來正常也還是要小心內臟脂肪超標的問題。而過多的內臟脂肪會分泌許多發炎細胞,增加代謝症候群的風險。內臟脂肪相較於皮下脂肪更危險,因為內臟脂肪跟動脈硬化、高血壓、糖尿病、高血脂症、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有很大的關係。

3.異位脂肪:又可稱為第三脂肪,指的是本應出現在皮下或內臟的脂肪附著在心臟、肝臟和肌肉。容易對體內組織造成直接傷害,並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。典型代表的疾病則是脂肪肝,容易演變成肥胖、糖尿病、高血壓,而異位性脂肪也會在心臟周邊、心肌細胞內外附著,對心臟的收縮與舒張造成直接的負面影響,引起傳送營養與氧氣的血管運作不良,最嚴重時,甚至有可能會成為心肌梗塞的原因。大多數人都會認為肥胖的人才是好發族群吧?但即使身形清瘦,也很有可能因脂肪細胞對體內多餘的脂質囤積能力較低,而在脂質無處囤積的情況下,更容易直接在心臟、肝臟或肌肉中,囤積起異位性脂肪。

明白了人體脂肪的種類,我們下回再來好好的說明為什麼內臟脂肪會超標?而又該如何減少內臟脂肪的形成呢?請靜待下回分解。


其他文章

女性減肥的敵軍與三種荷爾蒙最相關,分別是雌激素、胰島素及皮質醇。通常實務上有荷爾蒙問題的人,進行減肥也要有正確認知,速度勢比會略慢於健康狀況正常的人。

影片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