節食不等於斷食

節食不等於斷食

在講斷食這主題前,先要釐清一件事,大家很容易把斷食簡化為就是完全不吃東西,也就是節食。

單靠節食進行減重,就會產生相當的副作用,包括因為營養攝取的不均衡與不足,所造成的人體免疫力下降,還有基礎代謝率下降,反而會造成體重增加與身體肥胖。
單靠節食進行減重,就會產生相當的副作用,包括因為營養攝取的不均衡與不足,所造成的人體免疫力下降,還有基礎代謝率下降,反而會造成體重增加與身體肥胖。

所以我們先來了解下節食,當我們節食時,是沒有或減少營養攝入,體內就會開始消耗糖類、蛋白質與脂肪,我們感到飢餓的初期,體內的糖分會第一個被消耗完,接著脂肪與蛋白質就會分解,因為脂肪及蛋白質含有大量的水分,當它們被分解消耗後,體內的水分也減少了,所以體重也就自然下降了,看似減肥很有成效,只不過是個為期不長的表象。

單靠節食進行減重,在經過一段時間之後,就會產生相當的副作用,包括因為營養攝取的不均衡與不足,所造成的人體免疫力下降,還有基礎代謝率下降,特別是基礎代謝率下降,反而會造成體重增加與身體肥胖。 基礎代謝率是維持人體重要器官順利運作所需的最低能量,占了人體熱量總消耗量的65%,而隨著年齡的增長,或是透過節食進行減重,都會造成基礎代謝率的下降,進而讓攝取食物之後,在體內消耗能量減少,使得體內被迫儲存的能量更多了,自然就會變胖了。

再來,我們來看斷食,一樣人體在空腹的時候,會先運用體內的葡萄糖、肝醣產生能量。平均12個小時後,這些能量庫存就會用完,讓身體進入「燃燒脂肪」的階段。因此,如果透過斷食法拉長空腹的時間,就可以消耗身體中的脂肪,達到減肥的效果。

另一方面,人體如果進食,血糖會處於較高的狀態,身體就需要釋放胰島素,來促使血糖進入細胞。若胰島素長時間處於高波動的狀態,血糖則容易進入脂肪細胞儲存,造成脂肪堆積。因此,斷食會延長禁食時間,降低胰島素浮動,讓身體有更多機會刺激脂肪分解,降低脂肪合成的機會。斷食法不僅有減肥、減脂的效果,已經有研究證實,它可能可以改善糖尿病高危險族群的血糖浮動,避免這些人走到確診糖尿病的那一步。

我們以間歇性斷食為例,間歇性斷食並非一昧的節食,在可以吃的時間內還是要吃到足夠的營養。每天的熱量一定要符合每個人的基礎代謝率,(大約是體重x 30大卡,例如60公斤的人是60 x 30=1800大卡),否則副作用就是身體會越來越虛弱。甚至身體會覺得糧食拉警報,自動降低基礎代謝率,並優先把熱量轉換成脂肪「備戰」,不僅沒有減重,還變得又胖又虛弱。

執行間歇性斷食,在吃食物時,都吃一些缺乏營養的食物,這樣也是罔然無效。
執行間歇性斷食,在吃食物時,都吃一些缺乏營養的食物,這樣也是罔然無效。

所以斷食及節食二者最大的重點,就是在於營養是否充足,表面上斷食是有吃食物,其核心是食物中的營養,因此若是我們執行間歇性斷食,在吃食物時,都吃一些缺乏營養的食物,這樣也是罔然無效。

其他文章

女性減肥的敵軍與三種荷爾蒙最相關,分別是雌激素、胰島素及皮質醇。通常實務上有荷爾蒙問題的人,進行減肥也要有正確認知,速度勢比會略慢於健康狀況正常的人。

影片分享